2-1 What Is Science?
1. 意義: 學科的性質,搜尋為了使自然有秩序。
2. How: 藉由定理,定律。
3. 分類: (1) 尖端:少人做,實驗,驗證皆少,但常受注目。
: (2) 可靠:課本中的定律,定理,經過重複的驗證,實驗。
: (3) 不可靠:沒有經過重複的驗證。
4. 方法: 提問>>找已知>>提出問題研究>>設計實驗>>假設及解釋>>驗證>>
模型實驗>>假設成立與否
懷疑論,同儕審查,再生性>>>>逼近完美的重要因素。
2-2 What Is Matter?
1.組成: (1)元素:碳 銅 氫 汞
(2)化合物: 二氧化碳 硫化氫
2.分類: (1)high quality >> 地表 >> 常被使用的資源
(2)low quality >> 地層 >> 不常被使用的資源
1 (1)元素 和(2)化合物: 由 原子 = 質子+中子+電子 組成
分子
離子
(2)化合物:由 有機 和 無機物 組成
2-3 How Can Matter Change
1 物理反應:分子及原子都不改變,改變的事分子間的距離
2化學反應:分子及原子的排列組合改變,造成表現的化性也不同
3核反應: 核變化使得原子改變
分為(1)核衰變:藉由中子撞擊大質量的核(鈾235)
產生3個中子(其一為原本的中子)及
大量的能量
(2)核融合:質量小的原子在超高溫下,
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的反應
(3)半衰期:C12 測量物質的年代
1例:水的三態變化
2例:燃燒,衣服褪色
3例:半衰期檢定,核能發電廠,太陽表面的核融合
2-4What Is Energy And how can It Change?
能量:做功的能力,可轉為熱能。
1.分類:(1)動能 伴隨著質量及速度。
(2)位能(潛能)將能量儲存起來,等需要時再轉成動能使用。
2.品質;(1)高品質:能量轉換效率較佳
(2)低品質:能量轉換效率較不佳
3.控制:(1)熱學第一定律:能量不滅 能量守衡
不同能量之間的轉換不能無中生有
(2)熱學第二定律:熱由溫度高傳向溫度低
能量轉換之間必有能量流失
2-5 How can we use matter and energy more sustainably?
1. 資源回收 藉由有效率的資源回收減少一般垃圾量
2. 節省能源 節省能源的使用 多走路 少開車 隨手關燈
3. 重複再使用 二手書本 二手衣的再利用
金字塔:
再生 >>高技術
效__率
節____省 >>最基本
1.台灣目前的分類
可燃
不可燃
資源回收 (1)紙(2)玻璃(3)塑膠
(4)鐵鋁(5)電池(6)日光燈
2-6 對課程的看法與建議
老實說,我個人認為,課程多元的發展(介紹)可以讓我們增廣見聞,但是隨著每週需翻譯的增多,小小感覺有點壓力,也許是因為並非我們專精的相關課程,加上整組必須把整節翻完,翻譯起來對於一些同學而言會有點吃力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